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,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,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、历史性任务,是新时代“三农”工作总抓手。我们要加深对这一重大战略的理解,始终把解决好“三农”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,明确思路,深化认识,切实把工作做好,促进农业全面升级、农村全面进步、农民全面发展。落实好总书记要求,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,就要聚焦“产业兴旺、生态宜居、乡风文明、治理有效、生活富裕”总要求,着力在推进乡村产业振兴、人才振兴、文化振兴、生态振兴、组织振兴上下功夫。这其中,乡村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和条件。发展壮大乡村产业,不仅有助于推进农业产业升级、提高农民收入水平,而且对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、推动高质量发展,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。
乡村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
习近平总书记指出,乡村振兴,关键是产业要振兴。乡村产业将农业、农村、农民连接在一起,直接关系到农民增收、农村经济发展。乡村产业发展和兴旺,会吸引更多的人才、资金、技术进入农村,使农村充满生机和活力。
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,也是基础和前提。只有通过发展壮大乡村产业,不断筑牢农村经济基础,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,才能为其他方面的振兴奠定坚实基础,进而有效带动其他方面的振兴。
产业振兴是农村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。乡村产业发展,有助于推进一二三产业交叉融合,进一步提高产业发展质量,加快形成彰显地域特色和乡村价值的产业体系,培育发展壮大新动能。
乡村产业振兴是农民脱贫的重要途径。我省是农业大省,绝大多数贫困人口在农村,打赢脱贫攻坚战,让农村贫困人口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,必须大力发展乡村产业,推进乡村产业振兴。
推动我省乡村产业全面振兴的有效举措
实施乡村振兴战略,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全局,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,对“三农”工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。前不久,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《乡村振兴战略规划(2018-2022年)》,这是我国出台的第一个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五年规划,是统筹谋划和科学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这篇大文章的行动纲领。在促进乡村产业振兴方面,该规划提出了一系列重要举措,要求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、生产体系、经营体系,推动农村产业深度融合。我们要从实际出发,深刻认识乡村产业振兴的内涵,认真贯彻落实这些重要举措,大力推动乡村产业全面振兴。
科学制定我省乡村产业发展规划。科学合理的规划是推进发展的重要前提。要通过深入调研我省乡村产业发展现状,根据存在的问题、各区域间的差异等情况,合理制定我省乡村产业发展规划,设定不同区域乡村产业的功能定位、远期和近期目标以及产业发展方案,加强区域间的协同度和信息沟通,避免无序低效竞争、产业同构等问题。同时,乡村产业发展规划应与其他发展规划紧密结合,相互配套,并制定详细的后期监督执行和评价制度。
完善乡村产业体系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,要推动乡村产业振兴,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,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,构建乡村产业体系,实现产业兴旺。目前,我省乡村产业还存在规模小、分布无序和散乱等问题,需要加强整合,形成合力。一是加快整合相近区域内的小规模农业产业,提高产业规模和竞争力。二是形成合理布局,准确把握各地乡村产业发展的差异,激励各地龙头企业创新产品,重点研发更具地方特色的产品,从而实现空间上的有序分工,优化乡村产业布局;在产业发展带动下引导农村人口流动,加快建设各具特色的产业小镇。三是推进三次产业融合发展,将农业生产环节与乡村产业发展结合起来,拓展“第一产业+”的领域和范畴,丰富发展模式,引导适合农村发展的二三产业扎根农村。同时,要优化乡村产业发展环境,吸引更多资金、技术、人才落户乡村。
发展特色乡村产业,形成一批特色品牌。以各地资源禀赋和独特的历史文化为基础,有序开发优势特色资源,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。一是在增强农业生产能力的基础上,创建各地特色优势产业区。支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开展标准化生产基地、加工基地、仓储物流基地建设,完善科技支撑体系、品牌与市场营销体系、质量控制体系,建立利益联结紧密的建设运行机制,形成特色农业产业集群。二是培育提升农业品牌。发挥我省在畜牧、蔬菜、果品等农业产业方面的优势,将农产品与产地标识紧密结合打造地标品牌(比如邢台富岗苹果、赵县雪花梨、深州蜜桃、迁安核桃等,已经具有一定的知名度),保护和提升一批传统优势品牌,扶植一批乡村企业新品牌,力争做到每村有特色产品,每县有特色产业群的蓬勃发展局面。三是加快构建我省农产品品牌保护体系。加强对农产品商标及地理标志商标的注册和保护,打击各种冒用、滥用公用品牌行为,建立区域公用品牌的授权使用机制以及品牌危机预警、风险规避和紧急事件应对机制。
处理好乡村产业振兴与生态发展的关系,实现乡村产业绿色发展。加强乡村生态保护与修复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。生态是乡村最大的发展优势,应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,坚持尊重自然、顺应自然、保护自然,把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摆在突出位置,以生态环境友好和资源永续利用为导向,推动形成绿色生产方式,提高乡村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。一是提高资源高耗费类产业的市场准入门槛,大力发展低碳和资源节约型乡村产业;加大对污染产业的监管和惩治力度,并支持和鼓励治理污染技术的应用。二是加快建立绿色低碳循环的乡村产业体系。切实改变农业过度依赖资源消耗的发展模式,实现投入品减量化、生产清洁化、废弃物资源化、产业模式生态化;大力推动风能、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在乡村应用,减少乡村产业污染物排放;通过发展种养结合循环农业,提高资源利用效率,减少产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。
加强农村新型经营体系建设,释放乡村产业活力。一是坚持市场化方向,优化农村创新创业环境,放开搞活农村经济,推动乡村产业发展。政府有关部门对各类乡村产业主体,如乡镇企业、农业规模化企业、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,要做好调查研究和需求分析,了解其利益诉求,为其提供更优质的服务,进而充分发挥各主体的积极创新作用,使乡村产业凝聚力和吸引力不断增强,使更多的产业人才、资金流向农村。二是做好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,完善农村承包地“三权分置”制度,鼓励适度规模经营,加强土地经营权流转和规模经营的管理服务,减少撂荒现象,提高土地利用效率,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,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;规范和创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参与乡村产业振兴的形式,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。三是创新和完善投融资环境,健全金融支农组织体系,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创新支农产品和服务,通过信用担保、优惠利息、扩大贷款周期等形式,扶持乡村产业发展,解决乡村企业融资难问题。四是根据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,优化种植产业结构,积极发展多元化的经营模式,如节水农业、设施农业、绿色农业、优质高效农业等。
提升乡村产业科技水平,推进乡村产业创新发展。乡村产业振兴,科技创新是重要保障。一是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,加大科研投入,提高乡村产业科技化、现代化、智能化水平,推进乡村产业创新发展。比如,我省是畜牧大省,应加快畜牧业转型升级,推进肥料化利用,促进能源化利用,利用科技有效解决产业发展中的废弃物问题,实现就地消纳、能量循环、综合利用。二是加快科技应用推广,将大数据、互联网等现代科技应用到产品加工、营销等环节,提升乡村产业技术含量,进而带动产业效益提高。三是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发展,探索推广“互联网+乡村产业”发展模式,培育更多成熟的“电商村”“淘宝村”“外贸村”,发挥电子商务在带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、促进产品销售等方面的重要作用。四是制定有力措施,引导鼓励高校、科研院所、大企业的科研人员和技术骨干以及多方科技力量,通过研发合作、入职等多种形式,参与乡村产业发展,推进科技创新成果在乡村应用转化。(王余丁 户艳领)